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非遗资讯 >收录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邵阳这8项新增省非遗有何魅力?
收录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邵阳这8项新增省非遗有何魅力?
邵阳文旅综合 动态 Fri Jan 07 00:00:00 GMT+08:00 2022

最近,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也将其收录,那么邵阳入选的这8项非遗,有什么特色呢?


第五批.png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第五批2.png


01 双清区:八极拳(李氏八极拳)


“李氏八极拳”始创于19世纪末,源于河北沧州罗疃村八极拳,由创始人李书文、李萼堂、李志成三代人精心传习,历经150余年,融入湖湘文化精髓,形成自成一派的八极拳体系。


第五批3.png


02 大祥区:太极拳(梅山养心太极拳)


梅山养心太极拳源于晚清,集峨眉拳剑特点,融峨眉道家养心法及太极拳技法于一体,演化成如今的4段133式,流传于邵阳等地民间。


第五批4.jpg


传统美术


第五批5.png


03 邵阳市:烙画


烙画,又称“烙花”“火笔画”,利用油灯、烟灯炙烤加热铁针、石条,主要在竹木材料表面进行烙绘,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民间美术。清中期及民国年间,烙画技艺在邵阳流传较广,竹簧烙画成为宝庆竹刻的特色艺术形式。


第五批6.jpg

宝庆烙画《寒露》唐文林 王艳萍作


传统技艺


第五批7.png


04 绥宁县:青钱柳茶制作技艺


据《绥宁民族志》记载:绥宁苗民用青钱柳嫩叶泡茶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绥宁地处雪峰山脉与八十里大南山结合处,境内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造就了生产绥宁青钱柳茶的优越自然环境。绥宁县在春茶生产期间,基本上每天云雾缭绕,全年有雾天气超过100天,这种独特的气候满足了青钱柳树喜欢漫射光阴湿的习性,云雾反射了太阳光中的长波光,透过了短波光,促进了青钱柳树叶片内氨基酸和芳香物质形成,构成了绥宁青钱柳茶茶叶肥壮、汤色嫩黄、叶底明亮、茶香馥郁、滋味鲜爽回甘、营养价值丰富等特色。


第五批8.jpg


05 隆回县:皮纸制作技艺(八角楼皮纸制作技艺)


八角楼雪花皮纸,因采用雪花皮树的皮做原料,故名雪花皮纸,俗称皮纸。麻塘山乡八角楼从清代乾隆年间开始制作雪花皮纸并传承至今。


雪花皮纸用料讲究,工序复杂,做工精细,纸张细密、柔韧、有光泽、抗拉力强,曾成为北京博物馆修补古画的指定用纸,并远销韩国、日本等地。


第五批9.jpg


传统戏剧


第五批10.png


06 洞口县:木偶戏(瑶族木偶戏)


木偶分为托棍木偶、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和铁枝木偶等等,洞口县瑶族木偶属于托棍木偶。表演时,手艺人用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举起木偶操作其动作,木偶瞬间在手艺人手里翩翩起舞。


第五批11.png


民俗


第五批12.png


07 城步苗族自治县:六月六(六月六山歌节)


六月六山歌节是城步苗族自治县最隆重的节庆活动之一,近年来,城步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文化宝库”,全程加强保护、传承和利用。目前,该节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名单,社会影响力扩大,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山歌节活动,同时结合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城步感受山歌文化的魅力。


第五批13.png


08 武冈市:灯会(滩里水龙灯会)


滩里水龙灯会起源于唐朝,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规模宏大,技艺复杂。这一大型民俗包含了放排、扎织、灯绘、制烛、舞蹈、山歌、民乐、巫祭等传统技艺门类,每次活动需几百以上的人员协同运作。


“红布缠得长又紧,顺风吹起一阵阵。哥哥撑排排莫停,摆篙顺排靠龙神......”作为众多滩里人儿时的美好记忆,舞龙一定是水龙灯会的“点睛之笔”。其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路数,依次序为“龙点头”“龙伸腰”“龙翻身”“钻龙门”“龙咬尾”“龙钻肚”“龙盘柱”。“钻龙门”和“龙盘柱”均先由八个颂灯组成“龙门阵”,然后龙在中间钻花、盘柱,形成舞龙时两次高潮。常用队形(阵法)有“双破肚”“半边月”“八字阵”“单四门”和“双四门”等。


第五批14.png


邵阳非遗文化璀璨

新时代的我们

需要好好去传承保护它们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