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创新发展丨邵东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颁证授牌仪式圆满举行!
10月16日上午,由邵东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邵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邵东市文化馆、邵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承办,湖南百年非遗国医馆有限公司、湖南医仁心国医馆有限公司协办的邵东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颁证授牌仪式在邵东市文化馆圆满举行!▲邵东市第一批非遗代表性项目颁证授牌仪式出席领导邵东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副局长彭宇虹,邵东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周美彦,邵东市文化馆副馆长、邵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羊宏斌,邵东市文化馆副馆长、党支部宣传委员兼纪检委员、工会主席黄沪舟,非遗代表性项目总负责人李彬思,湖南百年非遗国医馆有限公司非遗负责人王更强,湖南医仁心国医馆有限公司非遗负责人谢礼军等领导出席活动现场。▲邵东市第一批非遗代表性项目颁证授牌仪式合影颁证授牌仪式现场,由彭宇虹副局长,周美彦书记,羊宏斌副馆长分别为“邵东食疗五谷粉制作技艺”“邵东食疗草本茶制作技艺”“邵东食疗膏方膏滋制作技艺”三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三位代表传承人授予牌匾及证书,并对传承人坚守技艺,发扬技艺的行为表示肯定。▲非遗代表性项目授牌▲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彭宇虹副局长在讲话中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充分认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坚持提质升级,致力打造非遗项目特色品牌;坚持守正创新,在不同方面有效推进非遗传承的持续发展。切实推进邵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构建更加科学的非遗保护发展体系和专业的机构队伍体系,着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经济,创造邵东市文化产业新蓝图。▲邵东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副局长彭宇虹非遗代表性项目总负责人李彬思表示,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时代民营企业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百年非遗国医馆、医仁心国医馆秉承国家情怀和社会责任,坚守文化发展初心,延续传统特色技艺,不断推进融合创新发展将非遗技艺应用到企业现代化产业中,生产打造出多款优质非遗系列产品。接下来,公司将肩负更多责任与担当,建立健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养机制,加强代表性传承人梯队建设,不断探索创新“非遗+”发展模式,助力非遗焕发新活力、新生机。▲非遗代表性项目总负责人李彬思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非遗技艺失传。作为见证中华文明的瑰宝,党和政府对于非遗的保护力度逐年提升。本次颁证授牌仪式旨在通过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深入挖掘邵东市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打造非遗项目特色品牌,助力邵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进一步推动邵东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今后,百年非遗国医馆和医仁心国医馆将继续挖掘非遗技艺深刻内涵,弘扬传统文化深层底蕴。围绕“传承”与“创新”两大关键词,持续解锁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研发出更有益于国人的大健康产品,让更多非遗产品走进人民群众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民营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动态 看点时报 Thu Oct 19 00:00:00 GMT+08:00 2023
隆回县国家级非遗项目花瑶呜哇山歌亮相湖南广播电视台节目《笑哈哈哈》
10月11日至14日,隆回县国家级非遗项目花瑶呜哇山歌受湖南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笑哈哈哈》节目组邀请参加该节目的彩排和录制。花瑶呜哇山歌传承人陈治安等11人组成的花瑶呜哇山歌组合在该节目录制中表演的节目《丰收喜悦最幸福》,主要是描绘瑶乡乡村振兴美丽蓝图,花瑶人民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美好场面。该节目预计今年10月底前在湖南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
动态 隆回新闻网 Tue Oct 17 00:00:00 GMT+08:00 2023
花瑶挑花耀成都
传承人沈燕希获“金针杯”刺绣大赛最佳非遗“文创”奖10月13日至15日,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安靖国际刺绣艺术节在成都市郫都区安靖蜀绣文化创意公园举行。此次艺术节上还举办了第二届“金针杯”中国传统工艺刺绣大赛,来自全国各地的刺绣高手云集于此,互相切磋技艺,展示创作成果。参赛作品涵盖了多种刺绣技艺,如苏绣、蜀绣、湘绣等,每一幅作品都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刺绣大赛的内容主要由“赛、展、演”等三个部分构成。经过激烈的角逐,湖南省隆回县花瑶挑花代表性传承人沈燕希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创意,成功获得本次比赛的最佳非遗“文创”奖。花瑶挑花源于汉代,集中体现在女子的服饰——筒裙上。它的创作与许多的刺绣截然不同,工艺独具一格。花瑶女子不用描图,也不要模具,全凭灵巧的双手和聪慧的大脑,循土布的经纬飞针走线。线条疏密有致,图案动静相济,色彩对比鲜艳,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严谨的对称性。沈燕希的参赛作品《老虎图》通过花卉和老虎的组合,将花的柔美和虎的威严在挑花作品予以呈现,寓意着美好、吉祥和繁荣,传递出一种奋进昂扬的生命力量。在本次艺术节的舞台上,无论是花瑶挑花的闪耀登场,还是各地刺绣作品的争艳斗丽,都让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动态 文旅隆回 Mon Oct 16 00:00:00 GMT+08:00 2023
邵阳县:赏夜景 看非遗 品美食 打卡不一样的不夜城
国庆假期,邵阳县天子湖不夜城复古的建筑、璀璨的灯光、精彩的非遗表演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到此赏夜景、看非遗 、品美食,为游客呈现了不一样的国庆文旅大餐。夜色渐浓,华灯初上,在不夜城的一栋复古建筑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邵阳布袋戏传承人刘永安的徒弟覃雄生正在表演《武松打虎》,布袋戏的独特之处是一个人的独角戏,集吹、拉、弹、唱于一体。艺人在高约4尺,长宽各2.4尺左右的布袋兜内,一个人手、脚、口、舌并用操纵器乐、木偶而进行演出的独特的民间演艺活动。布袋戏独特的表演引得游客驻足观看,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看了现场表演之后很震撼,因为一个人既是演员,还是导演、乐队,他又要操作手上的布偶,脚上还有乐器在伴奏,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游客周劲飚看后感慨道。主要表演剧目有《封神榜》《三国演义》《西游记》《杨孝打虎》等,以武打戏、鬼怪戏、滑稽戏居多。音乐以祁剧唱腔为主,风格清新、古朴、纯真,自成流派。2006年5月,邵阳布袋戏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不仅有好看的布袋戏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邵阳蓝印花布也吸引了不少市民拍照打卡。蓝印花布制作始于唐贞观时期,邵阳人在苗瑶蜡染的基础上,首创以石灰豆浆代蜡防染的印染法,诞生了一种用石灰豆浆防染花靛蓝色的双色布,蓝印花布素朴雅致,图案多以花鸟动物、植物花卉为主,也有比较简洁的几何图形。蓝印花布耐脏耐磨、结实经用,图案多有吉祥寓意。这种历久弥新的蓝白之美,清新自然,充满着淳朴气息,深受人们的喜爱。“之前都是在电视看到,这个蓝印花布体现了当地人手工技艺,非常的漂亮。”贵州游客说 。看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夜城以复古主题为基础元素的建筑加上霓虹灯,照得整个不夜城犹如白昼,游客们亲身体验一系列复古潮流和邵阳县本土的创意元素,一些市民跟个风拍照打卡留念,一些爱美的女士身穿旗袍,穿梭在古韵十足的建筑中。逛累了,不夜城还有各式各样的小吃,当地特色的绿豆粑粑,让游客们闻“香”而来,用油煎的绿豆粑正好将绿豆的清香中和了糯米油炸后的油腻感,其口感外焦里软糯,香酥可口。“ 在邵阳吃过绿豆粑感觉绿豆还是不错的,沙沙的,粉粉的,口感蛮不错的,今天带小朋友过来,看到这里有卖,又买几个尝一尝。”游客 姜陶说。“这几天我们绿豆粑生意好 ,每天都卖300个左右。”商家谢小英介绍道。邵阳县天子湖不夜城位于邵阳县塘渡口镇霞塘云村,占地3000平方米,街区内一栋栋复古独栋特色建筑,复原了“十里洋场”的繁华与烟火气,流露出浓郁的上世纪气息,让游客充分体验不一样的民国风情。8月16日,邵阳县天子湖不夜城开街以后,成为了本地市民和游客打卡地。
动态 邵阳县文旅 Sat Oct 07 00:00:00 GMT+08:00 2023
邵阳这个非遗项目,上湖南日报了!
取毛竹造纸、用梨木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绘……历经二十多道工序后,一幅幅色彩艳丽、造型夸张、极具民间特色的滩头木版年画,便诞生于艺人们灵巧的手中。9月初,记者来到中国年画艺术之乡——隆回县滩头镇。古镇老街边,精美的年画灯笼悬挂路灯灯柱上,给人以欢快、热情的视觉冲击力。作为我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滩头木版年画,在这里已流传300余年,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隆回县文化部门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宣传展销力度等方式,激活这项传统“纸文化”的潜能,“纸短情长”的非遗之美传遍千家万户。手艺人代代传承,传统年画焕发新光彩滩头镇中心街道旁,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石板老街往里走,便到了福美祥年画作坊。作坊主人、滩头木版年画省级传承人尹冬香,正在印制年画。身旁跟着的两位大学生,正按照模板纸一笔一画给年画上色。“这套年画作品是今年的创新之举,缩小版的年画更易于制作,也更受大众喜爱。”尹冬香向记者介绍。“我创办福美祥作坊的目的,就是不想让滩头木版年画这颗明珠失传。现在女儿也跟着我学,还加入了不少年轻人的创意,我的信心更足了。”尹冬香说,福美祥作坊已创新制作生肖年画、年画册页、年画中国结、年画灯笼、年画挂历等多个衍生产品。出生在滩头镇高腊梅年画世家的钟星琳,自小便在非遗熏陶中长大。爷爷钟海仙、奶奶高腊梅、父亲钟建桐都是滩头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父亲那一辈的手艺人,用匠心来坚守。而我们新生代的传承人,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非遗‘活’起来。”作为高腊梅年画作坊第四代传承人,钟星琳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运营淘宝店铺、拍摄短视频等多种渠道,让更多人领略滩头木版年画的魅力。同时设计了以年画为主题的灯笼、红包、对联等,让其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在钟星琳的推动下,滩头高腊梅年画传习所在长沙雨花区非遗馆设立,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年画研学课程,目前已接待长郡中学、广益中学、砂子塘小学等学校学生2万余人次。“现在我们还跟很多品牌联名做项目,例如跟茶颜悦色合作推出的联名年画,仅一个月就卖出两万张,很受喜欢。”钟星琳表示,去年,高腊梅作坊生产的年画主题衍生产品系列销售额达100万元。滩头木版年画手艺人代代传承创新,文创产品、年画主题深度研学游,让更多人了解年画、爱上年画。突破节庆时间的限制,历史悠久的年画正焕发新的光彩。年画元素更丰富,激发研学旅游新活力“滩头木版年画要重回大众生活,就要在保留传统民俗味道的同时,创作出更多与时代和市场接轨的精品。”隆回县非遗中心主任廖小飞介绍,为振兴滩头木版年画,加强创新推广力度,县文化部门相继恢复年画作坊4家、手工抄纸作坊3家。并引入企业、高校、民间艺人等社会力量与本地作坊合作,鼓励年画艺人开发多样化的产品,进一步开拓年画市场。经非遗中心统一策划,滩头镇的年画作坊陆续创作《两袖清风》等廉政文化系列、《苏秦刺股》等少年励志系列、《和生福气》等吉祥如意系列、《玉兔吉祥》等十二生肖系列年画产品,广受市场好评。廖小飞介绍,为更好传承和保护非遗,该县投资800多万元修建滩头木版年画技艺传习馆,于去年9月完成布展向社会开放,并邀请滩头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在馆内进行日常创作和教学。同时引进沐仙湖旅游开发公司参与管理,实施市场化运作,今年已接待研学队伍1万多人次。滩头镇以木版年画、古镇古纸文化为旅游热点,带动以滩头木版年画技艺传习馆、沐仙湖旅游开发公司、滩头老街年画作坊为代表的研学旅游、休闲旅游,吸收周边村庄近1000余人就业,村民增收3000余万元。
动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Sat Sep 23 00:00:00 GMT+08:00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