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邵阳旅游发展大会举行文旅项目观摩活动
9月19日,第二届邵阳旅游发展大会文旅项目观摩活动在隆回县大花瑶虎形山景区举行。与会嘉宾先后到崇木凼传统村落、雪峰山高铁观光索道、虎形山亲云步行街等文旅项目观摩考察,近距离体验邵阳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和云上花瑶的独特魅力。省政协副主席李民,市委书记严华,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肖凌之,市领导华学健、周迎春、周文等参加。作为本届旅发大会的举办地,隆回县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浓郁。特别是近年来,隆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按照“弘魏源志、打花瑶牌、掘滩头宝、亮向家村、建美丽城”的旅游发展思路,加快实施一批文旅重点项目,纵深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让旅游赋能产业发展、城市提能、乡村振兴。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古树林立、郁郁葱葱。观摩嘉宾走进村寨,沿山拾阶而上,赏千年古树奇观,听古老呜哇山歌,沉浸式体验云端上的花瑶风情。在雪峰山高铁观光索道项目上站片区,综合服务、冰雪运动、森林游憩、巅峰观景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大花瑶景区与周边旅游资源及市场的全面对接。华灯初上,夜色中的虎形山亲云步行街古色古香,民俗体验、休闲娱乐、主题民宿等沿街一路排开,大家赏非遗技艺、品特色美食,实地感受全域旅游发展的勃勃生机。活动中,嘉宾们边考察体验、边分享交流,为隆回文旅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点赞。他们表示,隆回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区域优势,坚持多元聚合、多产联动、多业融合,着力打造高山台地旅游度假目的地,找准了新时代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展现了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新特色、新气象。未来将加强沟通对接、拓展区域合作,携手为湖南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贡献力量。来自省内外的文旅专家、旅游协会和文旅企业代表,省内兄弟市州文旅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观摩。
活动 云邵阳 Fri Sep 22 00:00:00 GMT+08:00 2023
好靓!第二届邵阳旅游发展大会在隆回开幕,来看精彩瞬间→
9月19日晚第二届邵阳旅游发展大会在隆回县大花瑶虎形山景区开幕省政协副主席李民出席并宣布开幕。市委书记严华致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肖凌之出席,市委副书记、市长华学健主持开幕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致辞,市领导周迎春、周文、于金旺等出席。严华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来宾、各界朋友表示欢迎,并从人文底蕴、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方面对邵阳作了形象生动的推介,向国内外游客发出诚挚邀约。他说,金秋九月,正是邵阳最美季。行走邵阳,可以感受古韵悠长的历史人文,欣赏山奇水秀的自然风景,体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品尝回味无穷的特色美食,尽享一段愉快而难忘的美好旅程。期盼大家到邵阳多走走、多看看,一起相约邵阳、相聚邵阳,相遇“诗和远方”。陈远平指出,邵阳坚持把旅游业作为转型升级的新引擎,通过举办旅发大会,带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业态更加丰富、旅游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希望邵阳以举办本次大会为抓手,集中整合项目、资金、政策等资源要素,全力将大花瑶虎形山景区打造成全国著名、世界知名的高山台地旅游目的地,为全省各地举办旅发大会创造新经验、树立新标杆。近年来,邵阳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特别是首届邵阳旅发大会以来,我市按照“一地办会,全市联动”的模式,兴旅游、促发展、带共富,形成了全市齐抓旅游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今年上半年,我市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261.95万人次、同比增长70.31%,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240.44亿元、同比增长56.71%。开幕式上举行了“早安隆回 云上花瑶”文艺演出和焰火秀,为八方宾朋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旅盛宴。隆回县在会上作了文化旅游推介。
动态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云邵阳 Wed Sep 20 00:00:00 GMT+08:00 2023
湖南邵阳:穿越千年 守护记忆中的那抹扎染蓝
9月17日,趣味扎染走进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在双清区文化馆开展“遇见扎染 布里生花 传承非遗”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居民20余人参加了本次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体验活动现场(周璞璟 供图)活动中,老师向大家讲解了扎染的历史及具体操作方法,并为到场的居民和小朋友准备了扎染的工具和材料。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大家动手体验了扎染的制作。通过图案设计定位、折叠、捆扎、点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设计出自己喜爱的样式,有不懂的地方,志愿者耐心示范,手把手地教。扎的过程中,细微的变化却带来出其不意的效果,居民们认真地制作着独具特色的扎染图样。捆扎完成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把布块投入到染料盆里,待染色完成,接下来就到了拆线环节,在未打开自己的作品前,就像拆开惊喜盲盒一样,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最后,大家满怀期待地拆开扎线,打开布块的刹那,一幅幅各具特色的作品映入眼帘。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一位小朋友开心地分享自己制作过程中的心得:“虽然扎染的过程很复杂,但是一想到制作出只属于自己的作品,就会有满满的成就感。”现场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周璞璟 供图)本次活动的志愿者表示:“通过政府的号召,能够把非遗传统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让大家对非遗传统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我感到非常开心,希望更多的非遗传统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让非遗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本次活动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夺目,更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热情支持、积极参与、形成了全民积极创建文明城市的热烈氛围。大家纷纷表示希望下次还能参加类似的传统工艺的活动,领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感受非遗的魅力。(周璞璟 苏微 刘人铭 卢祁英)
动态 央广网 Mon Sep 18 00:00:00 GMT+08:00 2023
非遗研究所开展“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一折一剪,纸张便有了生命和故事。9月8日下午,市非遗保护传承研究所开展“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邀请邵阳剪纸非遗传承人马丽娅来到市非遗展览馆,给双清区博文小学四年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非遗剪纸课。活动现场,马丽娅一边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讲解,一边示范剪纸方法,孩子们神情专注、用心聆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了剪纸这一特色传统文化的独特神韵和匠心独运的手法。马丽娅灵巧的手指轻轻牵动剪刀,在红纸上演绎着惊艳的“指尖舞蹈”,不一会,栩栩如生的兔子造型剪纸作品便创作完成了。在马丽娅的指导下,孩子们左手拿纸,右手拿剪刀,随着小剪刀的起起落落,不起眼的彩纸摇身一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灵动的小兔子。创作完成后,孩子们按捺不住喜悦之情,迫不及待地向马丽娅老师和志愿者们展示他们的剪纸作品。博文小学四年级学生彭睿伟第一个完成了剪纸作品,马丽娅老师把蝴蝶造型作品送给他作为奖励。“今天和同学们体验到了剪纸艺术,也听老师说到了剪纸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力载体,我要和同学们一起努力学习非遗手艺、一起维护民族团结。”彭睿伟开心地说。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利用我市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互动式体验使广大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孩子们从小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守护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活动 市非遗保护传承研究所 Mon Sep 11 00:00:00 GMT+08:00 2023
隆回大放异彩!“云上花瑶”成为湖南民俗旅游金字招牌
位于隆回县最北端的虎形山瑶族乡,民族风俗浓郁,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瑶挑花、呜哇山歌,以及花瑶婚俗、讨僚皈、花瑶山歌等多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虎形山瑶族乡立足多彩非遗文化及地处高寒地区的资源优势,深入发掘文化优势和历史人文底蕴,打造“云上花瑶”文化旅游品牌。依托虎形山-花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快速发展,该乡不断探索文旅深度融合新路径,实现乡村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双赢”。花瑶挑花从卖产品到卖文化8月27日,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花瑶挑花技艺传习所,一位花瑶姑娘在走针、刺图等多重工序后,将一幅造型别致、初步成型的花瑶挑花刺绣呈现在游客面前。花瑶挑花兴起于汉代以前,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著名文学家沈从文称之为“世界第一流的挑花”。据统计,一件花瑶挑花筒裙约有30万针,累计需180余个工日才能完成。“以前我们只是用来做自己穿的衣服,不知道它的价值。现在制作一条挑花相机背带可增收50元,一个挑花包装袋可增收30元。”在白水洞村花瑶挑花设计工坊,村民奉娟花正在缝制挑花作品。湖南大学驻白水洞村帮扶工作队利用工业设计学科优势,在传承民族特色文化的同时,帮助当地实现产业创新升级。学校组建“花瑶花”文创设计团队,邀请7个国家的110位设计师,针对花瑶挑花等非遗项目开展联合设计创作,至今已开发文创产品200余款。“花瑶花”农产品及手工艺品先后受邀参加米兰世博会、巴黎国际博览会等国际大型展览活动。“花瑶挑花传承人不断创新样式,推出大众化的小件挑花饰品、背包、虎头帽、壁画等非遗工艺品,推动花瑶挑花从卖产品到卖文化的转变。”花瑶挑花国家级传承人奉雪妹介绍,当地已催生挑花文创商品、花瑶服饰展示或租赁等多种新业态,经济价值不断凸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外地游客乐意体验瑶族服饰,类似婚服的喜庆服饰更受欢迎。”崇木凼村一家花瑶服饰出租店店主奉春燕说,一套瑶服体验1小时租金30元,夏天旺季一上午便可以出租10余套。如今村里已发展了近10家瑶族服饰店,生意都不错。据统计,虎形山瑶族乡的花瑶挑花多业态经济收入每年达2000万元以上,传统技艺真正“活”了起来、火了起来。“云上花瑶”成为湖南民俗游金字招牌8月24日,为纪念一年一度的花瑶传统节日“讨僚皈”,“神韵雪峰·云上花瑶”非遗音乐会在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举行。精美的花瑶挑花、独具特色的舞蹈、嘹亮的呜哇山歌,向游客展示花瑶人的多才多艺和热情好客。“讨僚皈”沿袭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2009年入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讨僚皈”每年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约10万人次,已发展为集经贸、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日。喝“拦门酒”、吃“长龙宴”、赏篝火晚会……虎形山瑶族乡成立专业花瑶民俗表演队,每年都会举行大型节庆和民俗表演20余场、篝火晚会300余场,多元展示花瑶文化、生态文化,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篝火晚会最能体现花瑶的风土人情,也是最受游客喜爱的体验项目之一。”虎形山瑶族乡负责人介绍,崇木凼村、草原村、白水洞村都会不定期举办篝火晚会,每一场都十分热闹,游客玩得十分尽兴。位于崇木凼村的景区游客中心“花瑶喜宴”剧场,暑期一天两场的演出依旧无法满足游客需求。“花瑶喜宴”以原汁原味的花瑶婚俗为主题,以花瑶山歌为元素,一步一景,观众可以零距离感受省级非遗项目花瑶婚俗和山歌的魅力。“喜宴的剧情喜庆、节奏欢快,看完还让人回味无穷。”长沙游客李超说。虎形山-花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各种旅游节、民俗活动、非遗体验活动等日趋火热,带动当地民宿发展到1200多家。今年来,景区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2.8%,“云上花瑶”已经成为湖南民俗旅游的金字招牌。
动态 湖南日报 Mon Sep 04 00:00:00 GMT+08:00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