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愉快 | 龙腾虎跃迎新年,鸟语花香贺岁里
城步吊龙是集手工艺、扎制技巧、绘画、布艺、剪纸、贴花、光学、音乐、武术、气功、表演、巫傩文化、梅山文化和礼仪习俗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千百年来城步苗族人民展示自己在劳动、生产、生活中智慧的艺术表现形式,她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表演技艺,深受百姓的喜爱与推崇,是城步苗乡的一朵艺术奇葩。
动态 邵阳文旅广体 Sat Feb 05 00:00:00 GMT+08:00 2022
新春愉快 | 滩头年画闹新春,虎虎生威拜大年
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既是年节之际用来迎春、祈福的民俗艺术品,也是中国老百姓用来美化环境、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理想追求的一种最为普及的艺术样式。隆回县滩头木版年画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其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的造型,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特的工艺,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
动态 邵阳文旅广体 Wed Feb 02 00:00:00 GMT+08:00 2022
邵阳剪纸非遗传承人马丽娅:剪出百虎千福迎新春
华声在线1月30日讯(记者 谢添翼)创作图样、折纸、剪纸、刻纸......在邵阳市新邵县严塘镇大源村的非遗剪纸展览馆,邵阳剪纸非遗传承人马丽娅带着几名萌娃学习剪纸,为迎接即将到来的虎年春节,献上一份别出心裁的新春祝福。在剪纸现场,马丽娅一步一步为萌娃们讲解了剪纸工序、基本要点和方法。通过游刃有余的操作,一张普通的红纸在马丽娅的刻刀下变成了活灵活现的艺术作品,不一会儿,一张精美的“福虎”作品就展现在眼前。萌娃们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技巧,看着老师的作品,大家都拿起剪刀和纸跃跃欲试。别看萌娃年纪小,最小的才6岁,但是她们的剪纸“本领”真不小,只见一张张纸在她们手中翻转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福虎作品就诞生了。“福虎作品系列都是我自己设计创作的,一共18款,每款的造型都不一样,这些作品都有祈福纳祥的含意。”马丽娅介绍,这些天来,她和萌娃们剪的“福虎”系列有100幅,“福”字剪纸有1000余幅。一幅幅萌态十足的老虎形象,蕴含着朝气蓬勃、阳光上进的寓意,祝愿广大人民群众虎年“虎力全开”。剪出来的作品都送给哪些人了呢?马丽娅说:“有附近村民、教师、医生,还有抗疫工作人员。”他们收到剪纸以后都非常高兴,感到浓浓年味扑面而来。“剪纸刻纸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术,在一剪一刻间,剪出福气满满,刻出吉庆丰年,生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真挚祝福。”马丽娅说道。据了解,马丽娅从小就开始跟母亲学剪纸,她凭借一把小剪刀在一片片纸张上飞剪舞刃,成就一幅幅富有生气与活力、奇特与震撼、壮观与美妙的剪纸艺术作品。目前她是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邵阳剪纸非遗传承人,作品《乡里妹子》入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中央文明办二局、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新年画》作品展。
动态 华声在线 Sun Jan 30 00:00:00 GMT+08:00 2022
新邵:一剪一刻传非遗 百虎千福贺新春
邵阳剪纸非遗传承人马丽娅带着几名萌娃学习剪纸红网时刻1月27日讯(通讯员 刘丈国 吴珺)“福虎作品系列都是我自己设计创作的,一共18款,每款的造型都不一样。”1月26日,在位于新邵县严塘镇大源村的非遗剪纸展览馆,邵阳剪纸非遗传承人马丽娅带着几名萌娃学习剪纸,为即将到来的虎年增添一抹喜庆。为萌娃们讲解剪纸工序、基本要点和方法萌娃们正在剪“小老虎”创作图样、折纸、剪纸、刻纸现场,马丽娅一步一步为萌娃们讲解了剪纸工序、基本要点和方法。通过现场游刃有余的操作,一张普通的红纸在马丽娅的刻刀下变成了活灵活现的艺术作品,不一会儿,一张精美的“福虎”作品就展现在眼前。萌娃们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技巧,看着老师的作品,大家都拿起剪刀和纸跃跃欲试。别看萌娃年纪小,但是她们的剪纸“本领”真不小,只见一张张纸在她们手中翻转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福虎作品就诞生了。萌娃们的劳动成果接着,将几天来的“劳动成果”都摆在桌上,“福”字剪纸有1000余幅,而“福虎”系列就有100幅,整个桌面都覆盖了喜庆的“中国红”。“剪纸刻纸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术,在一剪一刻间,剪出福气满满,刻出吉庆丰年,生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真挚祝福。”马丽娅说道。村民将“福虎”贴在了大门上。当天,萌娃们还将自己的作品送给该村的村民手上,并贴到大门和窗户上,献上了一份别出心裁的虎年新春祝福。
动态 红网邵阳站 Thu Jan 27 00:00:00 GMT+08:00 2022
今年过年有多热闹?专场演出、非遗活动,嗨翻全场!
过年啦!精彩活动连番上演@邵阳人,你参加了吗?双清区“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专场演出1月24日,双清区“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专场演出在该区科创中心精彩上演,为广大市民群众献上了一场独具本土特色的非遗盛宴,营造了欢乐、祥和、喜庆的中国年氛围。本次活动由双清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双清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主办。整台演出分为薪火传承、多彩家园、美好生活三个篇章,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编排。演出在双清区和声缘合唱艺术团表演的歌伴舞《云中恋歌》中拉开帷幕,随后黄梅戏《天女散花》、花鼓戏《小姑贤我在绣房绣花绫》等戏曲节目依次呈现。活动现场,知名书画家为群众创作书画作品、书写春联和“福”字,送上春节的祝福。书画家们屏息凝神,熟练地挥动着手里的毛笔,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一句句寓意吉祥的新年祝福跃然纸上,一幅幅饱含着浓浓年味的喜庆春联和“福”字便呈现在人们眼前,让现场充满了喜气洋洋的年味。活动现场还设置了蒙眼跳、螃蟹走路、踢毽子、巧接乒乓球、企鹅漫步等5个充满趣味性和竞技性的趣味游戏项目,在非遗表演中穿插进行,提升观众朋友的互动性和体验感。市民刘女士看完演出后,高兴地说:“看了双清区的非遗过大年节目表演,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感觉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了,心情美美哒!”双清区文化馆馆长刘人铭介绍,举行非遗演出,目的就是展示近年来双清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让老百姓直观地感受到非遗的魅力,让全民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当中。同时,也给非遗传承人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展示非遗的独特魅力,让群众近距离了解非遗、感受非遗、爱上非遗,并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浓浓的年味。博物馆里玩趣味游戏忆童年寻年味滚铁环、跳橡皮筋、编花绳……这些埋藏在70后、80后记忆深处的童年游戏,勾起了很多人对于天真烂漫童年时光的怀念。1月22日上午,市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博物馆里过大年•忆童年”系列文化活动,吸引众多家长带着小孩一起体验儿时玩的游戏,在欢声笑语的“怀旧风”中重拾童年记忆、找寻年味。活动现场设有滚铁环、踢毽子、跳橡皮筋、夹乒乓球、拍卡片、投壶、双人编花绳比拼、吹泡泡胶等8个充满趣味性和竞技性的趣味游戏项目,参与家庭完成所有游戏,集齐八枚印章,即为通关成功。每个游戏项目前都排起了长队,家长和小孩们兴奋不已、沉浸其中,尽情享受着趣味游戏带来的喜悦。“现在的孩子,闲暇时大都在家玩手机、看电视。滚铁环、踢毽子这些是我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女儿没有玩过甚至有些没听说过,所以今天带她来体验一下。”市民邓宁带着女儿体验了投壶游戏后,兴高采烈地玩起了夹乒乓球,两人玩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市民夏喜维乐此不疲地“四处征战”,开心得像个孩子。“这些游戏我们小时候玩过,能够带着两个儿子来玩,重温童年时光,感觉特别高兴,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除了趣味小游戏,市博物馆还对当天入馆参观的市民免费发放含有春联、福字、红包的“春节福袋”。市民梁小鹿和女儿领到了“春节福袋”,一脸开心。“博物馆这次活动很有意义,通过8个传统游戏让民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乐趣,也给大家传递了温暖。”梁小鹿说。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是市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滚铁环、跳橡皮筋这些传统游戏渐渐从人们生活中远去,大家感叹年味越来越淡。此次活动是市博物馆为迎接新春佳节开展的系列文化活动之一,旨在让家长和孩子们在游戏中收获不一样的快乐,营造浓厚的过年氛围。为进一步丰富和活跃春节期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该馆还将推出春节生肖展览,通过一系列活动让更多市民走进博物馆,博览古今,感受历史,乐享新春。
动态 邵阳文旅广体 Wed Jan 26 00:00:00 GMT+08:00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