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祥区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暨非遗传承进社区活动
7月12日,由邵阳市大祥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邵阳市大祥区文旅广体局主办,大祥区图书馆、区文化馆承办的庆祝建党102周年系列活动之“多读书读好书”暨非遗传承进社区文艺文化服务未成年人活动在桂花社区和兴书院举行。读书分享会上,工作人员与众多小读者一起分享了经典图书读本,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随着历史故事的进展,不时地发出发自内心地鼓掌欢笑,享受着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知识与阅读的乐趣。在手工活动环节,志愿者老师带小朋友们参观了羽毛画展,精心讲解了大祥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羽毛画的历史渊源、制作方法、程序等,小朋友们兴趣盎然地进行了“胸有彩凤 翎羽成画”非遗传承文化课堂羽毛画手工活动,小小参与者们亲手选取羽毛,运用脑洞大开的创意和技巧,创作出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各类小动物作品。此次活动有近30名小朋友参与。通过阅读活动及羽毛画的创作,少年儿童们多读书、读好书、多动手动脑的意识得以进一步强化,他们从阅读和手工中获取知识、汲取历史文化营养、启发多维思考。本次活动也拓展了少年儿童的艺术才华天分,培养了孩子们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了青少年文化素养,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让孩子们在暑假期间度过了有意义的时光。大祥区文旅广体局一直致力于丰富辖区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群众阅读素养品质,此后期间将持续举办送戏下乡、戏曲进乡村、全民阅读、书画展览、非遗展示、体育健身等各项文体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儿童徜徉在文化艺术的百花园里,切实感受文化艺术的美好熏陶和滋养力量。
活动 邵阳文旅广体 Fri Jul 14 00:00:00 GMT+08:00 2023
非遗传承进军营 军民共筑鱼水情
为了让广大官兵了解非遗技艺、享受非遗乐趣,进一步推动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军民鱼水情,不断提升和丰富双拥工作的内涵,7月12日上午,邵阳市非遗保护传承研究所邀请武警邵阳支队部分官兵开展了“强国复兴有我——非遗文化进军营”主题活动。近年来,邵阳市非遗保护传承研究所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深化“双拥共建”活动内涵,创新军民共建活动开展形式,积极开展送文化、送文艺进军营活动,丰富了部队官兵的文化生活,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人”的社会氛围,进一步融洽了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军民关系。活动中,邵阳市非遗保护传承研究所的非遗专家详细介绍了我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基本情况,为武警官兵们送上了丰富的“文化大餐”,让他们切身感受非遗所承载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增强非遗传承活力,进一步拓宽非遗受众面,助力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当下,见人见物见生活。官兵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互动交流、参观体验的方式,切身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深厚历史文化,丰富了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加深了他们对邵阳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了军民情谊,营造军民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氛围,让他们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文化底蕴和驻地人民的深厚情谊。
动态 云邵阳、市非遗研究所 Fri Jul 14 00:00:00 GMT+08:00 2023
荣获省级“优秀节目”!绥宁地方花鼓戏唱响苗家韵味!
7月9日晚“百团百角唱新歌”湖南省文艺院团竞演颁奖典礼在湖南大剧院举行一批“十佳节目”“十佳演员”“优秀节目”“优秀演员”“优秀组织单位”获得表彰由邵阳市绥宁县地方花鼓戏演艺有限公司表演的女声小组唱《苗家插绣》荣获“优秀节目”演员苏小云获得“优秀演员”市委宣传部获评“优秀组织奖”颁奖典礼现场,市委宣传部获颁“优秀组织奖”据了解,本次活动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省近800家文艺院团参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活动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湖南日报社、湖南广播电视台、省文联、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省演艺集团主办,围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以“新”字为引领,聚焦新时代、推崇新创作、鼓励新表达,号召湖南广大文艺工作者勇做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先行者、传播者,用文艺的力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声”入人心。“百团百角唱新歌”湖南省文艺院团竞演颁奖典礼现场苗族插绣是苗族民间传统美术,主要流传于以绥宁县关峡、寨市为中心的苗族聚居区,现为省级非遗项目。它起源于古代苗人的雕题文身和“好五色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具有绥宁地域特色的女声小组唱《苗家插绣》,把苗家的插绣、苗家的姑娘、苗家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歌曲中,将苗家的民族音乐元素与时代和声融合,让观众领略了绥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为了举办好“百团百角唱新歌”文艺院团竞演活动,邵阳市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从今年3月以来,对活动进行了精心组织和全面动员部署,市委宣传部成立了组委会,制定了活动组织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竞演组、组织协调组、安全保卫组,并组织注册登记备案的文艺院团,围绕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振兴、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等主题进行文艺创作。同时,市委宣传部还组织市文旅广体局机关和市文化馆有关专家,对各地参演的节目进行了全覆盖督导,提出了专业意见。经过前期的创作、打磨和选送,最终共有14个节目走上市级竞演舞台。女声小组唱《苗家插绣》5月15日下午,“贯彻二十大·百团百角唱新歌”全市文艺院团竞演活动在市文化艺术中心贺绿汀大剧院精彩上演,为观众开启一次新时代文艺之旅。活动现场,全市十多个文艺院团同台竞演,14个风格各异、颇具地域特色的节目逐一登场,演出内容丰富多彩、精彩纷呈,涵盖花鼓戏、祁剧、丝弦、小组唱、歌舞等。有戏曲唱腔与现代音乐元素融合的祁歌《我爱你中国》;有用文艺的力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声”入人心的邵阳花鼓戏《乡村振兴把我们命运改》;有采用G大调和G小调交替的写法,歌颂新农村、新时代的歌伴舞《梦中田园》;有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崀山峒歌”以多元跨界的新方式和手段进行全新演绎,适应现代传播和传唱规律的小组唱《小妹不离小郎边》,旨在让更多游客朋友了解崀山民俗文化,爱上“崀山峒歌”。经过激烈角逐,邵阳花鼓戏《乡村振兴把我们命运改》获一等奖,祁歌《我爱你,中国》和女声小组唱《苗家插绣》获二等奖。竞演结束后,邵阳市组织专家对报送的这3个节目再次进行打磨提升,安排专业团队进行拍摄、录像,推荐参加全省云展演。7月7日下午,“百团百角唱新歌”湖南省文艺院团竞演活动决赛举行,20个进入决赛的节目及其主演同台竞演,异彩纷呈,邵阳市选送的女声小组唱《苗家插绣》参加角逐并脱颖而出,荣获“优秀节目”。此次竞演活动的举办,诞生了一批原创、具有本土活力、贴近生活、体现当代审美与精神追求的优秀作品,进一步激发了全市文艺院团的生机活力,推动艺术创作出精品、出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邵阳贡献文艺力量。
动态 文旅湖南、云邵阳、艺术科 Tue Jul 11 00:00:00 GMT+08:00 2023
湖南绥宁:民族节庆大显活力
打锅黑、拦门酒、姑娘宴……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及周边苗族地区的姑娘都会欢聚一堂,穿上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服装,戴上精美的银饰,与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起,以多种形式共庆苗族四月八姑娘节。“苗族四月八,一起回娘家。”日前,绥宁县举行以“相遇山水情缘,相约娘家绥宁”为主题的苗族四月八姑娘节活动,通过开展“山水情缘·相约娘家”——四月八姑娘节全景沉浸式欢庆活动、“极拍中国·三美绥宁”短视频大赛、乡村振兴新“县”象研讨会、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主题晚会等活动,展现绥宁独特的苗族文化。▲ 苗族四月八姑娘节期间举办的苗侗特色产品大集 伍孝天 摄01打造民族节庆活动品牌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是湖南四大民族节庆活动之一,主要流传于以绥宁为中心的湘桂黔边界苗族地区,相传是为了纪念宋代飞山洞蛮女英雄杨金花而传承下来的节日,以歌颂勤劳、勇敢、善良的女性,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活动中,上百名姑娘与芦笙队伍等从绥宁县县城风雨桥出发,沿中心街进行巡游,展示绚丽的苗族民族服饰和浓郁的苗族风情,中心街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在绥宁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爱情飞花令接歌比赛、独竹水上漂、百米竹龙表演等丰富的节日活动轮番上演;在绥宁县寨市镇上堡村,“盛装出嫁”——沉浸式苗侗婚俗体验活动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变装体验、美食体验及姑娘宴等主题活动,提升游客的参与感、体验感;在绥宁县乐安铺乡大团侗寨,“超时空对歌”女性主题音乐节、踩堂歌舞欢唱体验活动等,以音乐为主题,强化侗族特色,展现多变、多样、多彩、多才的绥宁姑娘面貌。“我们每年举办主题节庆活动,进一步传承民族文化、展现民族风情、增进民族团结,同时树立姑娘节品牌形象、传播姑娘节品牌魅力,为绥宁发展凝心聚力。”绥宁县委书记佘芝云表示,四月八姑娘节作为苗族民俗中最具内涵、最具活力的文化名片,已成为了绥宁对外开放、融洽交流的重要纽带和平台。据介绍,此次绥宁苗族四月八活动吸引了12万余名游客。02将资源优势打造为特色产业一方山水,一方风物。绥宁地处湘西南,生态环境优良,境内植被繁茂,是“中国竹子之乡”,有南竹80万亩,其中竹家具、竹滑板、竹餐具备受消费者青睐,竹滑板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节日期间,绥宁县城风雨桥上除展示苗家剪纸、苗家插绣、竹编制品等手工类非遗展示体验摊位外,还布置了苗侗特色产品大集,数十家企业带来代表性特色产品,如青钱柳茶、万花茶、茶油等,同时,搭建线上直播间进行展销。“此次苗族四月八姑娘节活动为绥宁非遗产品展销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好多游客慕名而来,期待青钱柳茶能够走进千家万户,助力乡村振兴。”一家青钱柳茶参会企业负责人说。青钱柳茶是由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青钱柳的嫩叶加工而成,也是绥宁当地闻名的特产,入口甘甜滋润,具有调节血糖、抗疲劳等功效,属健康饮品。活动期间,绥宁县举办了青钱柳产业发展论坛。绥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陵建华表示,绥宁县自开展研究开发青钱柳的工作以来,已经破解了青钱柳人工育苗难题。为进一步发挥出青钱柳中医药和养生价值,绥宁县将把青钱柳打造为特色产业。20年来,绥宁县不断提升青钱柳的种植和开发规模,产业逐步壮大,开发的产品种类多,如青钱柳原叶茶、青钱柳食品、青钱柳饮料等。目前,绥宁县青钱柳种植面积有7万余亩,青钱柳专业合作社28家,青钱柳茶加工厂228家,年产值超2亿元。03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活动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推出“17联县”融合传播行动,举办“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农文旅发展”研讨会,围绕绥宁苗侗风情村寨优质资源,邀请国内知名乡村保护、建设的专家,共同探讨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农文旅发展的模式和出路,拓展绥宁乡村建设之路。“近年来,绥宁十分重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县委、县政府按照‘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不搞大拆大建,留住乡村记忆,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绥宁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唐枝说。目前,绥宁县拥有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以及10多个传统古村落。其中,上堡、大园、花园阁、大团等传统村落成为国内影视和宣传片的重要取景地,带动了当地特色餐饮和民宿产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利用与群众增收致富的双赢目标。“未来,我们将更加注重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尊重历史、尊重传统,下功夫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自然风貌、建筑风格、特色风物等,传承好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等活态文化,让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示特色风土人情的重要平台、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支撑。”唐枝说。2023年7月6日《中国文化报》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湖南绥宁:民族节庆大显活力》↓ ↓ ↓ ↓ ↓ ↓ ↓ ↓ ↓
动态 文旅中国 Thu Jul 06 00:00:00 GMT+08:00 2023
隆回县举办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
6月10日,是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0日上午由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主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共同承办的宣传展示活动在县人民广场举行,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魏彪、副局长马桃花到现场指导宣传展示活动。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在人民广场精心策划了《红军长征在隆回》的专题红色展览,同时开展了“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主题宣传册发放活动,在活动现场共发放宣传册400余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市级非遗项目梅山木偶戏传承人在现场展演木偶戏,同时还展示了以滩头木版年画《门神》、《老鼠娶亲》等传统和创新年画作品及花瑶挑花50余幅作品。木偶戏传承人现场展演的传统剧目《河北借兵》,该剧目主要呈现的是三国演义时期刘备曹操争夺天下时刘备去河北借兵的历史故事。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原始古朴的木偶道具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其中一位观众表示,木偶戏勾起了他儿时的很多回忆,真没想到时隔多年还能看到这种传统民间艺术。隆回梅山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又称“傀儡子”,是2010年经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该项目主要流传在隆回县西洋江镇、七江镇,过去是梅山地区民间艺人走乡串户,为节日婚嫁、神灵祭祀表演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表演时,艺人集唱、做、念、打和奏乐、表演于一体,达到人舞人、口代口的戏剧效果,其剧目原始质朴,内容极为丰富,浸透了梅山文化的精髓,有强烈神话色彩的故事,有新奇怪诞的民间传奇,有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有扬忠贬奸的历史演义,是民族民间戏剧精华的瑰宝。其代表剧目有《薛仁贵征东》、《五虎平南》、《劈三关》、《关公战长沙》、《南阳关》、《周文王访贤》、《永乐观灯》、《李太白醉写》等。
动态 文旅隆回 Tue Jun 13 00:00:00 GMT+08:00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