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我市宣传文化系统热议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
连日来,市两会的胜利召开在我市宣传文化系统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第一时间通过各种形式关注市两会盛况,学习市两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催人奋进、求真务实的大会,为推动邵阳构建新发展格局绘制了宏伟蓝图,凝聚了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市委宣传部志愿服务工作科科长范琳玲表示,全面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我们要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推进邵阳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在共建共享中汇聚起创文的澎湃动力。“这次两会是一次统一思想、振奋人心的大会,吹响了‘十四五’邵阳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市文旅广体局公共服务科(非遗科)科长林志刚说,让广大老百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文化建设意义深远,大有可为。要通过财政扶持、整合文化设施资源和鼓励民营资本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方式,在各县市区规划兴建或提质改造一批公益性文化设施,着力解决文化基础设施不优、公共文化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要把加强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全市文化工作的重点,建立完善基层文化工作激励机制,提升文化服务效能,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从两会中解读出三个字:闯、创、干,也就是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用于我们的工作中去。”市梅山文化研究与传播协会会员李昕说,邵阳是座千年古城,也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资源有资源,要名人有名人,要文脉有文脉,但是现在最缺的是宣传。想要破局就要闯创干,工作中做主角,主动融入、主动对接,融入张崀桂精品旅游圈,挖掘红色资源,打造文旅特色小镇,亮出邵阳名片。谢文喜 摄明确的目标、美好的蓝图,让全市旅游人信心满怀。邵阳中旅董事长银西龙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邵阳全域旅游的发展,对于全市文旅人而言,要守初心、知奋进,以尽快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山地康养中心为目标,建成一批山地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山地度假旅游小镇、山地度假酒店和山地度假民宿,深入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建成一批高等级高品质旅游景区,设计一批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邵阳度假休闲。宝庆竹刻国家级传承人张宗凡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后5年培育50个特色小镇,与他从事的非遗传承事业息息相关。“非遗特色小镇是非遗传承体验设施的一种重要类型,也是一种集收藏、展示、展演、游览、休闲、培训、孵化、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文旅融合园区。”张宗凡表示,邵阳市区有传统工艺项目6个,是传统工艺集中区。他希望在市区建设一个非遗传统工艺特色村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工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和致富。同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振兴大战略,在有条件、有资源的乡镇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在不断创新、传承、活化乡村传统工艺中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这为我们文物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市北塔文物管理所所长石太平表示,他们将自觉承担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充分发挥文物独特优势,用好北塔、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等代表邵阳文化的金色名片,积极配合推动邵阳全域文旅融合发展,讲好邵阳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文化遗产内含的体现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故事讲好,把发生在邵阳大地的重大事件、英雄壮歌、先进事迹宣扬好,把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优秀文化有机地结合,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贺绿汀大剧院的管理使用单位,我们想让这么高大上的剧院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曾玲珑说,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进文化惠民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他们将通过市场化运作,定期展演花鼓戏经典剧目及全国各省市院团戏曲作品,引进包括音乐剧、话剧、舞剧、交响音乐会等各艺术门类的高雅艺术演出活动,积极打造贴近市场、符合邵阳老百姓需求的文艺品牌,通过一至两年精心培育,将贺绿汀大剧院打造成高雅艺术殿堂,不断提升邵阳城市文化品位,让文化艺术中心成为邵阳最炫目的城市地标。
动态 邵阳日报 记者:陈贻贵 Wed Jan 12 00:00:00 GMT+08:00 2022
新邵省级非遗石马江号子,劳动精神在人民中传唱
站在石马江边,76岁的新邵县金塘湾村村民李贤贵唱起石马江号子,双目含情,铁拳紧握。伴随号子特有的浑厚高亢,让我们仿佛又回到在石马江沿岸的山壁旁,石工们正手持铁钎,用尽全身力气撬动一块块硕大的石块,雕刻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小塘镇是有名的石工之乡,近千年来,小塘镇石工口传心授,世代传承。解放前,小塘镇每年有数以千计的石工外出做工,承包桥梁、祠堂、堤坝等石工建筑工程。所雕刻的龙、凤、狮、象和“八仙过海”、“哪吒闹海”等整套图像,件件精巧玲珑,栩栩如生。新中国成立后,小塘镇石工还参与了北京人民大会堂、荆江分洪、资江大桥等重大工程。“我十六岁开始同舅舅学石工,雕龙、刻凤,包括喊号子,我都学得很好。”至今已过去60年了,李贤贵一直都记得,第一次跟着长辈们去山里开凿适合雕刻的石头,当舅舅把那根一米多长的铁钎递给他时,他要用胸膛死死抵着铁钎的另一头才能把它拿起来,而他的外公一边用铁锤准确无误地击打在錾子上,一边领着“号子”,身旁长辈们高声附和,一种属于传承的精神在他的胸中沸腾。石马江号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借鉴了梅山歌谣的元素,成为我国南方地区独特的、与生产劳动密不可分的山歌型号子。它分为石工号子与渔工号子,石工号子以高亢粗犷的声腔为主,渔工号子则以抒情柔美的声腔为主。石工们所喊的口号,分长号、短号、急号三类,长号用于拉石头,短号用于撬石头,急号用于抬石头上坡过坳,不仅可以帮助大家统一动作,也能够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号子唱起时,一人领唱,众人应和,山回谷应,嘹亮震撼。石马江号子通过放歌的形式,讲述着千百年来石马江流域的人们开山破石的劳动故事、生产劳动知识、风土人情,同时也宣传伦理道德、歌颂男女情爱等,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发展成为一种民间的音乐形式。这样的传统民间音乐,因为有石工们一代代传承,所以一直延续了下来。而随着机械刻石的出现,以前依靠手工雕刻的技艺逐渐被历史所淘汰,和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石马江号子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历年来,新邵县高度重视“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通过挖掘、整理、宣传推广,使“非遗”散发出了靓丽的光彩。截至目前,该县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2项,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1项,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9项。“只要有人肯来学,我愿意毫无保留地教他,只希望号子和石匠技艺能够传承下去。”李贤贵感慨地说道。依靠手工雕刻的时代已经过去,石马江号子看起来也变得过时,但是它所蕴含的精神却不会过时。它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吃苦耐劳,是时代发展的见证,未来,也将会继续在劳动人民中传唱。
动态 邵阳新闻网 Mon Jan 10 00:00:00 GMT+08:00 2022
收录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邵阳这8项新增省非遗有何魅力?
最近,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也将其收录,那么邵阳入选的这8项非遗,有什么特色呢?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01 双清区:八极拳(李氏八极拳)“李氏八极拳”始创于19世纪末,源于河北沧州罗疃村八极拳,由创始人李书文、李萼堂、李志成三代人精心传习,历经150余年,融入湖湘文化精髓,形成自成一派的八极拳体系。02 大祥区:太极拳(梅山养心太极拳)梅山养心太极拳源于晚清,集峨眉拳剑特点,融峨眉道家养心法及太极拳技法于一体,演化成如今的4段133式,流传于邵阳等地民间。传统美术03 邵阳市:烙画烙画,又称“烙花”“火笔画”,利用油灯、烟灯炙烤加热铁针、石条,主要在竹木材料表面进行烙绘,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民间美术。清中期及民国年间,烙画技艺在邵阳流传较广,竹簧烙画成为宝庆竹刻的特色艺术形式。宝庆烙画《寒露》唐文林 王艳萍作传统技艺04 绥宁县:青钱柳茶制作技艺据《绥宁民族志》记载:绥宁苗民用青钱柳嫩叶泡茶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绥宁地处雪峰山脉与八十里大南山结合处,境内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造就了生产绥宁青钱柳茶的优越自然环境。绥宁县在春茶生产期间,基本上每天云雾缭绕,全年有雾天气超过100天,这种独特的气候满足了青钱柳树喜欢漫射光阴湿的习性,云雾反射了太阳光中的长波光,透过了短波光,促进了青钱柳树叶片内氨基酸和芳香物质形成,构成了绥宁青钱柳茶茶叶肥壮、汤色嫩黄、叶底明亮、茶香馥郁、滋味鲜爽回甘、营养价值丰富等特色。05 隆回县:皮纸制作技艺(八角楼皮纸制作技艺)八角楼雪花皮纸,因采用雪花皮树的皮做原料,故名雪花皮纸,俗称皮纸。麻塘山乡八角楼从清代乾隆年间开始制作雪花皮纸并传承至今。雪花皮纸用料讲究,工序复杂,做工精细,纸张细密、柔韧、有光泽、抗拉力强,曾成为北京博物馆修补古画的指定用纸,并远销韩国、日本等地。传统戏剧06 洞口县:木偶戏(瑶族木偶戏)木偶分为托棍木偶、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和铁枝木偶等等,洞口县瑶族木偶属于托棍木偶。表演时,手艺人用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举起木偶操作其动作,木偶瞬间在手艺人手里翩翩起舞。民俗07 城步苗族自治县:六月六(六月六山歌节)六月六山歌节是城步苗族自治县最隆重的节庆活动之一,近年来,城步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文化宝库”,全程加强保护、传承和利用。目前,该节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名单,社会影响力扩大,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山歌节活动,同时结合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城步感受山歌文化的魅力。08 武冈市:灯会(滩里水龙灯会)滩里水龙灯会起源于唐朝,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规模宏大,技艺复杂。这一大型民俗包含了放排、扎织、灯绘、制烛、舞蹈、山歌、民乐、巫祭等传统技艺门类,每次活动需几百以上的人员协同运作。“红布缠得长又紧,顺风吹起一阵阵。哥哥撑排排莫停,摆篙顺排靠龙神......”作为众多滩里人儿时的美好记忆,舞龙一定是水龙灯会的“点睛之笔”。其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路数,依次序为“龙点头”“龙伸腰”“龙翻身”“钻龙门”“龙咬尾”“龙钻肚”“龙盘柱”。“钻龙门”和“龙盘柱”均先由八个颂灯组成“龙门阵”,然后龙在中间钻花、盘柱,形成舞龙时两次高潮。常用队形(阵法)有“双破肚”“半边月”“八字阵”“单四门”和“双四门”等。邵阳非遗文化璀璨新时代的我们需要好好去传承保护它们
动态 邵阳文旅综合 Fri Jan 07 00:00:00 GMT+08:00 2022
精彩纷呈!邵阳这两部剧亮相第七届湖南艺术节
最近,邵阳两部优秀的戏曲亮相第七届湖南省艺术新创大型舞台剧目展演,大放异彩!收获好评连连。现代祁剧《种子方舟》《种子方舟》作为第七届湖南省艺术节展演剧目之一,讲述植物学家、“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钟扬在青藏高原采集种子故事的大型现代祁剧《种子方舟》,4日在湖南戏曲演出中心展演。现代祁剧《种子方舟》长沙展演 摄影/陈贻贵钟扬是湖南邵阳新宁人,曾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从2001年起艰苦援藏16年,在青藏高原跋涉数十万公里,收集上千种植物的数千万颗种子,为国家和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该剧由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创作出品,国家一级编剧冯之、国家一级导演贺希娟担任编剧和导演;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青年演员岳志辉,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肖笑波主演。祁剧是湖南省传统地方戏剧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明代中叶,弋阳腔传入祁阳,与当地的民歌小调相融合,长期演变形成了祁剧。为创排好《种子方舟》,剧组人员先后赴西藏、上海、武汉、邵阳等地采风,组织召开钟扬先进事迹座谈会、亲属见面会,并多次组织专家研讨修改剧目。现代祁剧《种子方舟》长沙展演 摄影/陈贻贵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台上演员表演声情并茂,精彩的故事、鲜活的人物、感人的瞬间,让台下观众沉浸其中。“没想到祁剧还能这么演,非常精彩。”湖南省湘剧院青年演员袁野观看演出后说,祁剧是一个老剧种,很多传统剧目的表演手法和锣鼓经让人一看一听就明白它的“古老”。而《种子方舟》是一出现代戏,在表现形式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如戏剧人物的步伐就很生活化。演职人员合影 摄影/邓霞邵阳花鼓戏《豆腐西施》《豆腐西施》1月6日下午,由邵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邵阳花鼓戏《豆腐西施》在益阳市清溪剧院上演,亮相第七届湖南艺术节新创大型舞台剧目展演。邵阳花鼓戏《豆腐西施》展演 摄影/陈贻贵《豆腐西施》讲述的是明末清初湘中宝庆府梅溪小镇上发生的故事,以轻喜剧的方式表达中式“孝道”,折射出互帮互助的人间温情。善良的满姑嫁给卖豆腐的张古董,小两口在镇上开了一间豆腐店。花子婆(丐帮主)常来捣乱,与满姑产生了矛盾,但满姑不计前嫌,与之交好。落第的贾秀才书写“豆腐西施”四字前往豆腐店还债,被张古董误解,羞愤之下回家上吊自杀。满姑与张古董赶去营救,将他接到家中一起生活,使贾秀才重拾生活信心。在张古董豆腐生意的一场危机中,花子婆临危救难,化解危机。满姑才知道花子婆原来是张古董的后娘。贾秀才与花子婆有情有意,满姑与张古董极力撮合,欢欢喜喜给二老操办婚事。邵阳花鼓戏《豆腐西施》展演 摄影/陈贻贵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吴傲君担任编剧,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教授、多次获得文华导演奖的赵伟明以及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红梅奖”银奖获得者李赛俭担任导演,国家一级作曲、文华音乐创作奖获得者李道国、邵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专业作曲李小里担任作曲、配器,张佳媛、杨远坤、唐晓燕、高宝华、周浩等实力派演员担纲主演。邵阳花鼓戏《豆腐西施》展演 摄影/陈贻贵编剧吴傲君介绍,《豆腐西施》在邵阳花鼓戏的传统小戏《磨豆腐》的基础上进行充实延展,增加了花子婆、贾秀才、郎中等众多色彩鲜明的人物,表演场景由豆腐店扩大到梅溪小镇,借助精彩台词、简单道具、鲜明个性、优美唱腔,宣扬了人与人相互关爱、睦邻友好、乐于助人等中华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演出现场,演员们优美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幽默俏皮的台词,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令人回味的思想情怀,让很多观众深受触动。台下观众看得很入迷,他们或开怀大笑,或悄然落泪,对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不时报以热烈持久的掌声,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邵阳花鼓戏《豆腐西施》展演 摄影/陈贻贵“这是一部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喜剧特色的精品剧作,每位演员都把自己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这部戏看出了每位演员在背后的努力。戏曲演员特别的不容易,唱念做打每一样都不能落下。”“这台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诠释了人间大爱,很受感动,让我对孝道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满姑是真善美的化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满姑看到被恶狗咬伤后,不仅不去计较之前花子婆对她的恶语相向,反而冒着生命危险去给花子婆吸毒血,展现人心的善良,彰显人性的光辉。”……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说出了他们最直观的感受,纷纷点赞该剧。
动态 邵阳文旅广体综合 Fri Jan 07 00:00:00 GMT+08:00 2022
“艺心向党▪非遗唱响”:听,这场音乐会穿越千年……
它们是喧嚣都市的“声音净化器”是流传千古的“圣洁之音”它们,是不曾遗忘的符号… …12月29日,“艺心向党▪非遗唱响”庆祝建党100周年非遗音乐会暨第三届宝庆府“朱三宝杯”猪血丸子制作烹饪决赛在隆回县举行。通过举办音乐会、猪血丸子制作烹饪大赛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突出展示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丰硕成果。本次活动由隆回县委宣传部、邵阳市非遗保护传承研究所指导,隆回县文旅广体局主办,隆回县非遗保护中心承办。非遗音乐会表演的节目以我市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类非遗项目为主,同时邀请益阳市安化县反映安化黑茶制作技艺的节目《三杯黑茶敬亲人》。演出的节目内容精彩纷呈,将隆回县的花瑶呜哇山歌、花瑶挑花和花瑶山歌、洞口县的瑶家山歌、邵阳县的地花鼓、绥宁县的侗族山歌、新宁县的崀山峒歌等非遗项目融入其中,表演富有民族民俗特色,散发着浓浓地域风情和独特的非遗魅力,为观众带来一场非遗音乐舞蹈盛宴。宝庆猪血丸子制作技艺是邵阳市的市级非遗项目,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和广泛的民间基础。举办猪血丸子制作烹饪比赛旨在振兴猪血丸子制作传统工艺,力争将猪血丸子打造成为我市的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名片,助力乡村振兴。大赛从启动到决赛,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通过层层选拔激烈比拼,共有11名选手进入决赛。此次决赛分为猪血丸子清蒸和烹饪菜品两轮比赛,经过专业评委现场品鉴评选,6名选手分别获得金、银、铜奖。
动态 邵阳市非遗保护传承研究所 Tue Jan 04 00:00:00 GMT+08:00 2022